粤港澳大湾区再添“国之重器” 中国散裂中子源二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获国家发改委批复

  据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1月11日消息,位于东莞松山湖科学城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国散裂中子源建设迎来重大进展。

  2022年12月26日,中国散裂中子源二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获得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这标志着项目前期立项工作取得关键性进展。该项目主要建设11台中子谱仪和实验终端,提升加速器和靶站的束流功率。项目建成后,装置综合性能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满足国家战略需求和世界科学前沿研究对高性能中子散射的要求,对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更多贡献,并进一步提升对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支撑能力。

  目前,项目正在加快开展初步设计工作,争取尽早开工建设。

  中国散裂中子源是粤港澳大湾区首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是我国首台、世界第四台脉冲型散裂中子源,被称为“超级显微镜”。该项目主要建设一台直线加速器、一台快循环同步加速器、一个靶站和若干台供科学实验用的中子谱仪。

  自2018年建成以来,中国散裂中子源运行高效稳定,先后有8台谱仪成功出束,其中5台已正式对外开放。截至目前注册用户约4200个,其中1/4来自粤港澳大湾区。

  (记者 陈启亮)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